1. 首页 > 游戏攻略

三国志战纪武将排名 三国志战纪武将搭配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8-28
摘要:一、三国志中谋士排行榜谋士,因各自所学不尽相同,其所擅长方面也不相同,因此要比较也要分类比较。谋士,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类:1、内政型谋士:主要管理国家内政。统筹规划、治理,三国志战纪武将排名 三国志战纪武将搭配

 

一、三国志中谋士排行榜

谋士,因各自所学不尽相同,其所擅长方面也不相同,因此要相对也要分类相对。

谋士,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类:

1、内政型谋士:主要管理民族内政。统筹规划、治理经济、开发土地、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并细分为四种类别

(1)民族方针型:制定民族政策方针把握大路线(代表人物:诸葛亮、鲁肃、荀彧)

(2)总管家型:主抓内政经济,治理民族(代表人物:张昭、程昱、黄权、蒋琬)

(3)参政议政型:议政经过中提出提议(代表人物:张紘、诸葛瑾、法正、许攸、田丰、郭图)

(4)落实职业型:具体执行职业者,实干能力强(代表人物:毛玠、满宠、马良、审配、李丰、李严)

2、计谋型谋士:献计献策,算计敌人、解析形势、洞悉事件。分为三种类型

(1)战争计谋型:临战之时献计献策,目标是敌人军队。计谋包含伏兵、诱敌、攻心等计策(代表人物:郭嘉、诸葛亮、庞统、荀攸、贾诩、马谡、陆逊)

(2)政策计谋性:政策计谋打压对手,目标是敌人民族。计谋包含连纵、分裂(代表人物:司马懿、诸葛亮、郭嘉)

(3)解析性谋略型:能准确解析敌军内部矛盾,把握敌人心理。利用矛盾,引敌自乱。(代表人物:郭嘉)

3、战争指挥型谋士:此类谋士和“战争计谋型”类似,但实战能力、指挥能力均高于“战争计谋型”是智勇双全的大将。

此类谋士,当主公在身旁时,是绝佳的“战争计谋型”谋士。当主公将大权交给自己时,能成为全军统帅。既有明察秋毫的细心,又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还有洞悉迷雾睿智。(代表人物:周瑜)

谋士们的能力并非一语概括,有些谋士多种能力兼而有之,属于“多长型”(代表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有些则专精某一方面,属于“专精型”(代表人物:郭嘉、陆逊、周瑜)

看难题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

若论雄才大略、称霸诸侯,曹操更胜一筹;

若论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孔明更胜一筹;

若论奇计百出、天妒英才,郭嘉更胜一筹;

若论少年英雄、用兵如神,周瑜更胜一筹;

若论诡计多端、明哲保身,贾诩更胜一筹;

若论深谋远虑、礼贤下士,鲁肃更胜一筹;

若论阴险狡诈、包藏祸心,仲达更胜一筹;

若论整顿内政、安抚百姓,张昭更胜一筹;

若论制定方针、统筹规划,荀彧更胜一筹;

.......

三国中有众多谋臣、武将,他们都有各自杰出的能力,没有绝顶只有更强

对于三国这些高人的看法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他们各有千秋、平分秋色。至于LZ的难题,还要看LZ自己如何看了。。。

二、三国武将谋士排行

第一郭嘉为曹操奠定了霸业的谋士,智谋足备,判断无误,可惜天妒英才,38岁就英年早逝,因此名气没诸葛和周瑜大,再加上一直以来拥刘反曹的想法,也就使奉孝兄很少被捧出来,赤壁之战后曹操仰天叹曰:若奉孝在,吾焉有此失!曹操众谋士皆面有惭色。我敢说,假如郭嘉活到50岁左右,绝不会有三国鼎立!也许曹操早早就一统江山了,也不会有司马的晋朝篡魏,也就不会有三国演义了!大家的历史就会改写,呜呼...郭嘉,我的最爱...

第二,诸葛亮诸葛是三国正史和演义评价相差最大的智谋人物,其实我心里很是不愿意排诸葛第一,其在三国史上只是常败将军,一生唯谨慎,只会用水淹用火烧,烧掉无数森林,对后世破坏极大,但大家玩的是三国演义,演义上的诸葛就是神!不可否认诸葛的八阵图和发明的木牛流马,因此姑且委屈我自己,勉强排他为第二。

第三周瑜风流美周郎一直都是文武全才的代表,12岁带兵,年纪轻轻做东吴的大都督,以其卓越的运筹帷幄的谋略使程普等老名将从不服不满到心悦诚服,整个赤壁之战都是周郎一手制作,和诸葛关系不大,苏轼有诗赞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舻灰飞烟灭...演义里的羽扇纶巾就嫁接给诸葛兄了,和和,幸好周郎的智谋不是盖的,演义中照样是出色的美仑美奂,可惜也英年早逝,智谋未得到充分施展,呜呼...

第四司马懿司马是曹家的四代谋士,计谋无穷,成功击退诸葛的无数次北伐进攻,是曹操后期最得力的谋士,是和诸葛亮,周瑜一样的能文能武能带兵的全才,未有败绩,预见性很强,能洞察到每次战役的胜机,谋划整个战役的始末,其智谋如果诸葛亮打100分郭嘉给98分那么司马和周瑜就应该都给97分了。

第五庞统和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赤壁给曹操假献连环计,使得周郎的火烧赤壁取得更巅峰的战绩。军事上往往有特殊的谋略,可惜在攻西川在落凤坡被张任伏击,乱箭身死,又是一英年早逝的极佳谋士...

第六荀彧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老谋深算智谋无穷,不妒才忌能,是三国里最绅士最有风度最有含义的谋士,先给曹操主推智士邓志才,邓死后再主推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数十年,少有失策,在曹操意欲称公的时候拼死阻谏,不果后郁郁病死。荀和庞统智力评分都应该给96。

第七徐庶和诸葛亮庞统同是司马微下的门生,智谋超群,最先化名在刘备手下做军师,大破曹操南下军,后被曹操伪造其母的假书信讹骗到曹营,恐被人笑不得已作了曹操的谋士,但立誓终身不为曹设一谋一计,在赤壁之战洞察到周瑜的苦肉计黄盖的诈降书庞统的连环计,但自己的逃生法却要庞统指明,只好委屈徐兄坐第七把交椅了。

第八陆逊属于大器晚成型,东吴周郎之后的最杰出谋士,曾以骄兵之计使关羽轻敌,而夺回荆州生擒武圣关羽,整个经过都应归功于陆老兄,后在刘备为关羽报仇的忿怒攻击下,东吴节节败退无人能挡的危难情况下,负命出战,火烧刘备连营三百里,使得刘备怒气交迸病死在白帝城。陆逊出战前要孙权赐予尚方宝剑,说自己比不上周瑜,不能以卓越的谋略服众,必须加以尚方宝剑统御将领,赢得战争,因此只好把他列为第八了,陆逊和徐庶的评分应为95。

第九曹操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曾和袁绍一起在何进手下做过谋士,因此也给他排行,曹操是一代枭雄一代奸雄,当然是诡计多端。校尉时曾悬七色棒以树立威信,名声大噪。在何进手下献过无数妙计但未被采纳,有孟德献刀的有勇有谋典故。在一次带兵作战,部队渴的无法忍受时想出了望梅止渴的高招,顺利度过了难关。自己编写了兵书《孟德新书》,可惜张松过目不忘的本领激的孟德兄壹个激动烧掉了也许名传千古的兵书。带兵打战常常有比麾下谋士更精妙独到的计谋。

第十贾诩最开始在李榷手下做谋士,后来为张绣出谋划策,做张绣军师时,曾以其智谋划计大败曹操三次,在袁绍还比曹操强大时有远见的说服张绣一起投降曹操,三国最无耻最圆滑最会顺风倒的谋士就是贾兄了,为曹丕献良策极多。应该和曹操一起智谋得分为94分。赞同6|点评

三、三国武将排行

民间流传的: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夏九姜维

吕布赵云典韦

关于马超张飞

许褚夏侯姜维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这是在老百姓心中三国英雄的座次。

>>>>一切以事实说话,本人在研究了三国演义中全部357场单挑后,特排出三国演义武将武

>>>>力排行榜,供大家参考。

>>>>一、评定武力的几条公理:(我想大家对于这几条公理应该没啥子意见)

>>>>1.若在较为正常的情况下面对面单挑,一方失败,可认为其武力不如对方

>>>>2.两人单挑达20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可认为双方武力相等

>>>>3.在“突袭”情况下杀败或杀死对方,都不能作为武力高于对方的依据(如魏延杀王

>>>>双、姜维杀徐质),尤其在对方不把己方当敌人时(如关羽杀颜良、田续杀邓艾),下

>>>>面讨论单挑,均指在较为正常情况下的单挑,排除突袭。

>>>>4.用箭射中对方,只能作为武力的参考依据

>>>>二、评定武力的几条定理:(也许有的大家不赞同)

>>>>1.场合和情境会影响武将武力的发挥(如关兴战谢旌,第一场是平手,第二场一刀就

>>>>剁了)

>>>>2.赤兔马在单挑中明显发挥了优势影响(演义中多次提到由于马快胜敌)

>>>>3.年龄对武将的武力有影响,一般到了50岁后武力开始衰退(很多武将都是50多岁时

>>>>中箭而死,如甘宁、张辽、徐晃)

>>>>4.在较正常情境下,两员武将单挑10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可认为二者武力相差甚

>>>>微,属于同一档次

>>>>5.在较为正常的情境下,甲武将和乙武将交手超过30回合,打成了平手;而丙武将在

>>>>这30回合以内打败了乙武将,可认为丙武将武力至少不低于甲武将。

>>>>6.在较正常情境下,两员武将单挑70回合以上不分胜负的,也可认为二者武力相差甚

>>>>微,基本属于同一档次

>>>>7.若甲武将和乙武将交手若干回合,属于诱敌,在这若干回合之内,甲武将和

>>>>乙武将至少是平手(由于在这若干回合之内,乙未能把甲战败,而甲还保存了实力)

>>>>8.双方战50合平手,不能说明双方的武力在壹个档次,但相差不会超过壹个档次

>>>>四、由公理、定理可以得出来的结论:

>>>>1.公理1的结论:

>>>>关羽〉华雄,颜良〉徐晃,文丑〉徐晃,吕布〉夏侯?,马超〉张合,

>>>>赵云〉张合,张飞〉夏侯渊,庞德〉魏延

>>>>2.公理2的结论:典韦=许褚=马超=张飞

>>>>3.定理4的结论:吕布和张飞同一档次,黄忠、关羽、庞德同一档次,孙策、太史慈

>>>>同一档次

>>>>4.定理5的结论:赵云、马超不低于张飞、张辽(以张合为参照),张飞不低于关羽

>>>>(以纪灵为参照),颜良、文丑不低于许褚(以徐晃为参照),吕布不低于关羽(以夏

>>>>侯?为参照)

>>>>5.定理6的结论:太史慈和张辽基本属于同一档次

>>>>五、根据以上结论以及武将的表现,特排出三国演义超一流武将武力排行榜如下:

>>>>(一)超一流武将的定义:

>>>>1.武力在95以上,单挑从未失败过;

>>>>2.曾击败过一流武将(一流武将的定义见下一篇),或和其他曾击败过一流武将的人单

>>>>挑达200回合以上;

>>>>

>>>>

>>>>3.往往有超人的表现,其勇猛明显异于一流武将

>>>>(二)入选名单(11人):

>>>>吕布、赵云、颜良、文丑、张飞、典韦、许储、马超、庞德、关羽、黄忠

>>>>(三)超一流武将的英勇事迹(入选超一流的依据):

>>>>1.吕布打败过夏侯敦,张飞打败过夏侯渊,马超、赵云打败过张合,颜良、文丑打败过

>>>>徐晃,庞德打败过魏延

>>>>2.典韦、许储、马超、赵云都曾同时力战过四将以上,且都取胜

>>>>3.吕布曾经和关张战30合平手,和曹操6将战,全身而退

>>>>4.典韦曾把人当武器扔

>>>>5.许储曾“立杀十余将”

>>>>6.赵云曾匹马冲阵,杀死“曹营名将50余员”,后曾使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7.关羽曾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曾于千军之中,取颜良首级(虽颜良是因不作准备

>>>>被杀,但也可见关羽胆气之壮),曾斩掉了华雄

>>>>8.庞德曾和曹操手下大将车轮战,并受到各将夸奖

>>>>9.黄忠曾冲阵斩掉了夏侯渊(虽然夏侯渊不作准备,但黄忠出手之准之狠,可见一斑)

>>>>10.赵云曾冲阵枪挑和张合齐名的高览(高览曾和许储战,不分胜负)

>>>>11.典韦和许储战数百合,马超和许储战230合,马超和张飞战220合,都不分胜负

>>>>(四)一些相对或缺点(决定超一流武将武力的具体数值):

>>>>1.关羽从未嬴过一流武将,且被庞德用箭射正面射中

>>>>2.黄忠从未嬴过一流武将,且和李严战四五十合,胜负不分

>>>>3.马超和曹洪战四五十合,虽战上风,但不能取胜,算是平手,有人认为曹洪拼命救曹

>>>>操,超常发挥,而且马超已经血战三?gt;>1鹜�苏栽圃诔ぐ肫粕绷艘惶斓摹?nbsp;

>>>>4.吕布、关羽好多次和一流武将单挑时,都占了赤兔马的好处

>>>>5.文丑和关羽仅战三合就心怯,缺乏勇壮

>>>>6.关羽虽有放松戒备的影响,但差点就被黄忠射死

>>>>7.关羽曾和纪灵战30合不分胜负,而纪灵10合就被张飞刺死

>>>>8.张合曾视张飞如小儿,和其大战30~50合不分胜负,但在有徐晃壮胆的情况下,不敢

>>>>和赵云接战,且曾被赵云30合、马超20合内击败(被马超击败时,马超身负血仇、因此

>>>>武力倍增,而且于禁接战8~9合就败了,对张合都有一些不利的心理影响,因此马超比赵

>>>>云差一点)

>>>>9.徐晃被颜良20合击败、和文丑战数合即料敌但和许储从容战50合、和关羽战80

>>>>合占上风(其时关羽右臂少力)

>>>>10.夏侯渊曾被张飞奋力杀退,但和黄忠战20合不分胜负

>>>>11.吕布和夏侯敦战不久夏侯敦就败走(不超过10合),关羽和夏侯敦战10余合不能取

>>>>胜

>>>>虽然11人都属于同一档次,但怎么样?经过上面的分析解析,可以看出超一流武将间还是有一点点差异的

>>>>,下面,就请看:

>>>>(五)三国演义超一流武将武力排行榜

>>>>排行第一:吕布100注1

>>>>排行第二:赵云99注2

>>>>排行第三:颜良98文丑98注3

>>>>排行第四:马超97张飞97典韦97许储97注4

>>>>排行第五:庞德96注5

>>>>排行第六:黄忠95关羽95注6

>>>>注1.(轻松击败夏侯敦,和关羽张飞在30合内战成平手,诸多表现,吕布天下第一当之无

>>>>愧)

>>>>注2.(独战张合,30合将其杀败,后同时面对张合徐晃,令其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注3.(都曾轻松击败徐晃,虽然死得早,但其武力完全超一流)

>>>>注4.(互相大战200合以上,武力相等,许储和徐晃战50合不分胜负,不能轻松击败徐晃,

>>>>武力比颜良文丑差了一点;张飞50合都不能击败张合,比赵云差点;马超败张合虽也属较

>>>>为正常情境,但张合明显处于较不利状况)

>>>>注5.(奋力杀退魏延,一箭射中关羽,比关羽强一点点)

>>>>注6.(张飞能杀退夏侯渊,黄忠战夏侯渊20合不下,战张合20合也不下,战李严50合不下;

>>>>关羽战纪灵30合不下,战夏侯敦10合不下,而吕布轻松击败夏侯敦)

>>>>庞德不应该排那么高,关羽和他战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要说黄忠才是最牛逼的,老成那样了还有超一流的武力,年轻时不定多猛呢